英语单词中的阿拉伯文明与阿拉伯历史|文史宴
近年来,西方再次面临棘手的阿拉伯问题——不同于之前的乱在中东,这一次大火烧上了门。巴黎,布鲁塞尔,加州,佛州……“文明的冲突”,突突冲来。
西方在政治正确和“文明冲突”之间左右为难,在绥靖姑息和解决问题之间进退维谷。
阿拉伯入侵,“欧拉伯”将临?
Take care, take a break first.
毕竟,阿拉伯元素对西方的“入侵”(invade 为中性词),已经并非第一次了。
回顾历史,一千年前,阿拉伯相对于西欧,还恰恰是文明、进步、多元、包容的对照组。今人谈穆斯林色变,见伊斯兰绕行,殊不知十字军时代(英格兰至今有圣乔治十字旗),“中东”对西欧的基督教狂热圣战者们,又是何等感想。
阿拉伯承接希腊文明的研究专著
在那个伊斯兰教较基督教宽容的时代,西欧之于阿拉伯,完全是文化逆差。“转出”古典文献,又甘做东西交流二传手(“阿拉伯数字”其实是印度数字),阿拉伯文化不仅浸淫欧陆,更是在英语民族中留下痕迹。
雪泥鸿爪,所在多有。探赜索隐,有趣得紧。本文就英语中的几个“阿拉伯移民”做一番探究,找寻旧时阿拉伯的“文化出口”。
1、Alcohol
英语里的Alcohol (“酒精”/ “醇”)源于阿拉伯语كحل “al-kuhl ”,也即“the kohl ”(“al ”在阿拉伯语里等同“the ”),早期指代一种“粉末”。十七世纪中期,发展为“a distilled or rectified spirit ”、也即“spirit of wine ”之义。
新航路未辟之前,阿拉伯商人乃是东西交流的主事者。蒸馏酒之发酵于西方,英语单词里即斑斑可考。1919 年美国国会通过第十八条修正案(“禁酒令”),禁止一切烈酒在美国运送和销售。
展开全文
2、Assassin
这也许是最符合今天世人对阿拉伯印象的一个英语词了。
Assassin (حشّاشين、Ḥashāshīn )乃是中古时期活跃于阿富汗至叙利亚山区的一个穆斯林“异端”教派——木剌夷。“assassin ”的原词“hashish ”原指一种迷药,类似今天的大麻或兴奋剂之属。
这教派的领袖称为“山中老人”,总部设在山巅,称为“鹫巢”(有希特勒伯希斯特加登山顶“鹰巢”的赶脚)。该教派在山谷中建立了一座大花园,花木庭榭,美丽无比。宫殿辉煌,装饰有无数金银珍宝,到处有管子流通美酒、蜜糖、牛乳。园中充满各族美貌的少女,能歌善舞。
山上养了一批幼童,从小就教导他们,说为领袖而死,可以上升天堂。等他们到了二十岁时,在他们的饮料中放入迷药(hashish )。昏迷中,每次四人、或六人、或十人,将这些少年一批批抬入花园,任由他们在花园里无所不为,所有美女都温柔的服侍他们。
这些青年尽享人间至乐,相信确是到了《古兰经》中所说的天堂乐园:
敬畏的人们必有一种收获,许多园圃和葡萄,和双乳圆润、年龄划一的少女,和满杯的醴泉。他们在那里面听不到恶言和谎话。那是从你的主发出的报酬——充足的赏赐。他是天地万物的主,是至仁的主,他们不敢向他陈说。在精神和众天使排班肃立之日,他们不得说话,唯至仁主所特许而且能说正话的,才敢发言。那是必有的日子,谁意欲,谁就择取一个向他的主的归宿。(《古兰经》第七十八章《消息》)
山中老人Hassan Sabbah
待到青年们尽情享受之后,山中老人再用这种迷药(hashish )将他们迷倒,抬出花园。他们醒转之后甚是失望,山中老人召他们来见。这些青年自幼深受《古兰经》教育,确信山中老人是回教圣经中所说的大预言家,对他绝对崇拜。山中老人问他们从哪里来,都答称来自天堂乐园。山中老人于是派他们去行刺,说为教尽力,死后可入天堂。这些青年为了返回天堂享乐,行刺时奋不顾身,但求早死,所以往往成功。
木剌夷教派在三百年间成功刺杀了两任哈里发,无数的维齐尔、苏丹也都命丧他们剑下。
自此,“assassin ”一词便进入英语,刺杀、恐怖、狂热,倒是与今天人们对穆斯林的印象高度吻合。但我们不要忘了——木剌夷教派在中世纪属于伊斯兰教的异端教派。易言之,蒙古铁骑到來之前,阿拉伯世界富足安定,正统的哈里发和苏丹们总是被这些异端暗杀。
Alcohol 与assassin ,烈酒与麻药,均符合阿拉伯人今日给世人的狂热(“cult ”)观感——心理上的狂热,总要有生理因素催发。阿拉伯人果若如此,一千年前总有端倪和种子种下。
3、Algebra 、Algorithm
大约在公元825 年,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、“代数之父”穆萨尔·戈瑞孜米(Muḥammadibn Mūsā al-Khwārizmī )写了一篇《换算和计算》(الكتاب المختصر في حساب الجبر والمقابلة ,“llm al-jabr wa’l muqabalah ”)的论文。
大家注意,英语里的“algorithm ”(算法)和“algebra ”(代数学)两个单词,从此横空出世——戈瑞孜米(al-Khwārizmī )的名字拉丁化之后,就成了Algoritmi ,再演化成英文,便是“algorithm ”;而这篇论文的“al-jabr ”同样在拉丁化之后,再演化成英文。
戈瑞孜米一人,打下了数学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之二。计算性数学、逻辑算法,今天数字时代的信息科学,仍然受其沾溉。不仅如此,戈瑞孜米研究印度数字的著作被翻译成拉丁文后,十进制传入西方——从此,西方人有了“零”(cipher/zero )的概念(btw ,这两个词也源于阿拉伯语)。十进制的代数,二进制的算法,都要得益于戈瑞孜米的开创奠基之功。尽管他是波斯人,但属于伊斯兰文明系统则是毫无疑问的。
戈瑞孜米代数著作《换算与计算》的一页书页
走笔至此,笔者想起香港学界耆宿陈方正曾于《杨振宁传》序言《回首天外,脚踏实地》中说:
古希腊科学从发现几何三大难题开始(约公元前450 年),随着最后一位几何学家泊布斯去世而结束(公元350 年),其间延续了足足八百年之久,在数学、天文学、静力学、光学等各方面有非常辉煌的成就。然而,在天文学家托勒密(约90 —168 年)之后,它就开始停滞,不能继续发展了。……古代科学从此失去继续发展的动力。
为什么科学革命没有发生于3 世纪希腊化之风炽盛的亚历山大城,而要推迟到17 世纪的英国?为何到了17 世纪,科学得以勃兴?陈方正先生接着说:
这个状况一直到16 世纪才发生根本改变,原因是当时西方科学受伊斯兰文化影响,涌现了两个崭新因素:计算型数学与实验精神。前者起源于伊斯兰科学中的代数与三角学,这在中古传入欧洲,到16 世纪蓬勃发展,由是导致“数”观念之扩充、符号算式之发展、高次方程之严格解、解析学和解析几何学之兴起,乃至微积分学之出现,等一连串发展。因此,17 世纪数学已经与古代完全不一样,成为几何推理与符号计算相辅并重的了。至于实验精神,也同样可以追溯到伊斯兰文化,特别是它的光学、炼金术(即雏形化学)以及精密天文观测。
回顾戈瑞孜米对代数学的贡献、对托勒密地理学的发展,再回首英语中的这些“阿拉伯移民”,说句公道话,伊斯兰文化不仅于西方古典文明有再造之功,更对近现代科学革命有着助攻甚至助产之效。就“再造”而言,阿拉伯人是“guardian ”;而就“助攻”来讲,阿拉伯文明更是“pioneer ”了。
西方大踏步迈入世俗化,也不过数百年。贞下起元终有时,也许,当下就是阿拉伯最终世俗化的前夜。为西方近代化、世俗化做出贡献的伊斯兰文明,why not ?
揆诸历史,阿拉伯不是只有暗杀和恐怖,更有科学和理性。阿拉伯对世界的输出也不仅仅是仇恨,更有智慧。我不相信,能够想出代数、算法与数据结构的伊斯兰文明,就没有能力摆脱烈酒和麻药,以及如烈酒麻药般的伊斯兰教。
欢迎关注文史宴
长按二维码关注
专业之中最通俗,通俗之中最专业
熟悉历史陌生化,陌生历史普及化